正确使用昆虫驱避剂,您需要知道的……
昆虫驱避剂是能使昆虫无法识别和发现其叮咬目标 , 其本身无杀虫活性,主要依靠挥发出的气味驱避昆虫。 驱避剂可用于皮肤和衣服等 , 保护使用者免遭蚊 、蠓 、虱 、螨 、蜱和蚤类等媒介害虫的叮咬,在森林 、草原和荒野等环境中生活 、工作和旅游的人们 , 使用驱避剂是重要的防护手段 。日常生活中,使用驱避剂也是防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等虫媒疾病有效的个人保护手段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驱避剂是家居旅行必备良品。
驱避剂的有效成份
目前在市面上的驱避剂(驱蚊剂)产品琳琅满目,有国产的,也有国外的产品,但各种有效成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如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等。
驱蚊剂跟蚊香、气雾杀虫剂一样含有农药成分,因此正规产品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在上市前经过毒性安全性检测和驱蚊效果检测,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国内登记的驱蚊产品有效成分包括避蚊胺、驱蚊酯和羟哌酯。
驱避剂的作用机理
-
可能干扰和抑制昆虫对正常引诱性化学信号的反应 ;
-
有些物质在低刺激强度 (浓度 )是引诱物 , 在高刺激强度 (浓度 )时则变为驱避物 , 对昆虫产生驱避作用 ;
-
可能激活 “无毒无味 ”感觉器 , 驱避剂可使昆虫的某些化学感觉器产生兴奋 ;
-
可能激活传送复杂行为方式的感受器系统 , 使化学感觉神经原增加抑制频率;同时激活几个不同类型的感受器 ,干扰吸血昆虫寻找宿主的行为或趋向
驱避剂不能“杀死”靶标昆虫,只是干扰昆虫的嗅觉器官,如让蚊子定不了位,或感到不适,从而对人敬而远之。
驱避剂的剂型
驱避剂的作用时间
在《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GB/T 13917.9-2009)第9部分:驱避剂标准中,规定驱避剂药效结果分为A、B两级,达不到B级标准者为不合格产品。
A级:有效保护时间≥6小时
B级:有效保护时间≥4小时
目前经过登记上市的驱蚊产品有效保护时间至少在4小时以上。由于出汗、涂抹不均匀的原因,实际保护时间会短于标示的时间
对同一种驱避剂同一种剂型来说 , 驱避效果与作用剂量或浓度有关 。 一般情况下随剂量或浓度提高 , 有效时间延长。
含有避蚊胺的昆虫驱避剂于涂上后立即有效;因此,应于正准备进入一个有被蚊子叮咬风险的环境前才涂上。如何安全使用:
使用前
☀ 应该使用前,仔细阅读和遵照产品标签上的说明
☀ 初次使用时,应先涂抹小量昆虫驱避剂于皮肤上;如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使用,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洗净,并于有需要时求医
☀ 回到室内后,应用肥皂和清水洗净曾涂上昆虫驱避剂的皮肤,更换和清洗曾涂上昆虫驱避剂的衣服
使用中
☀ 只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上
☀ 切勿涂抹于眼和口部周围,但耳朵周围可涂抹小量
☀ 切勿直接喷射于面上,应先喷于双手,然后才用手涂抹在面上微薄及平均地涂上,足够覆盖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 如果同时使用防晒霜,应先涂上防晒霜,然后才涂上昆虫驱避剂
☀ 只于有需要时才重复使用,并应遵照产品标签上的有关说明
切勿!
☀ 切勿涂抹于伤口、晒伤或敏感的皮肤
☀ 切勿于食物附近涂抹昆虫驱避剂,或于密封的环境内噴射
☀ 切勿于明火或点燃中的香烟附近涂抹或喷射昆虫驱避剂
☀ 切勿将驱避剂放置于儿童接触到的地方
孕妇/儿童使用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母亲及6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但使用一定注意以下事项:
儿童使用
☀ 儿童应使用较低浓度(上限 10%)的避蚊胺,如儿童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两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避蚊胺。
☀ 不要让儿童自行涂抹昆虫驱避剂。成人应先将昆虫驱避剂涂抹于自己双手,然后才涂抹在儿童身上
☀ 尽量不要在皮肤上涂抹昆虫驱避剂;如要补充,应尽量在衣服上涂抹
☀ 走珠式涂剂较喷雾剂合适
孕妇及哺乳母亲
☀ 孕妇应用浓度不高于百分之三十的避蚊胺
☀ 哺乳期间的母亲于喂哺前,须先洗去手部和身体上的昆虫驱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