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登革热康复病例,带您了解登革热!
登革热其实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治愈的,今天我们就去采访了几位登革热康复者。
登革热康复病例:
现在各项指标都好了,就给我们出院了。
62岁的李大伯和老伴,已经出院三天了,半个多月前,他们同时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一开始还以为这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也没太当回事。
登革热康复病例 李大伯(化名):
一开始就13号晚上人感到发冷了,我第二天到社区,朝晖人民医院去看帮我测了个体温,39.9℃。(那很高了)嗯,他说你要到发烧门诊去看,后来我赶到新华医院去的。
在医院,李大伯和老伴被确诊为登革热病例,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登革热康复病例:
血小板降到只有一万了,进去的时候也只有两三万,我跟我老婆一起住进去。
李大伯说,他对登革热的了解很少,他担心这个毛病在老年人身上,尤其对身体本来就一般的老伴,有着更严重的影响。
登革热康复病例:
以前听说过都是外面传进来的病毒蚊子,那种花蚊子、花脚蚊子。
原来只觉得,一只小小的蚊子,能有多大能耐?有了这次经历,李大伯说,以后也要多注意灭蚊防疫了。
登革热康复病例:
四周也喷了点灭蚊的药水。小区开展蚊虫消杀 人人行动清洁家园
登革热是蚊媒传播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无法传播的,只有通过蚊子才能传播,而且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我省呢,只有白纹伊蚊分布。也就是说,要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最有效。
工作人员正在对小区绿化草丛、垃圾箱、窨井盖、小公园进行蚊虫的消杀工作。这些从国外进口的大型烟雾消杀设备,喷出的颗粒药物连蟑螂都可以消灭。
那么咱们普通居民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物学研究发现,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部署,整合防疫站、居委会等基层力量,呼吁公众主动参与“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减少蚊子孳生。
浙江省疾控中心防传所副所长:
最重要的是我们(市民)人人动手、清洁我们的家园,把我们周边的瓶瓶罐罐、各类(蚊媒)滋生地都能清除干净,切实降低我们身边的蚊媒密度,那我们的疫情就能得到迅速控制。
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一部分人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部分感染者经过3-14天潜伏期后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感冒样症状或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民众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是否出过境,以便及早治疗,降低传染登革热的风险。
另外,要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外出时可穿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
“登革热”没你想的那么恐怖
经过各大媒体大版面地报道登革热,可能会让大家感到原来以为挺遥远的疾病,原来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害怕的人有之,甚至有人到了有点“谈登色变”的地步了,但其实啊,登革热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恐怖。
我省有白纹伊蚊分布,登革热病毒会通过其叮咬传播。其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等,通常夏秋高发。长期的医学实践证明,登革热发病只要及时就医,一般对症治疗后即可痊愈,死亡率很低。
那么,对于咱老百姓来说
面对登革热,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赶紧来学习一波
关于登革热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我省只有白纹伊蚊分布。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登革热有特效药可以治疗?
登革热发病时及时就医,一般经对症治疗即可痊愈,愈后无其他健康影响,死亡率很低。
哪些地方易受这种蚊子叮咬?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什么习性?哪些地方容易受到这种蚊子叮咬?
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如:室内外废弃的积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树洞、椰子壳、废旧轮胎、腌菜陶瓷器皿等。
伊蚊多在户外侵袭人体,吸血高峰在下午4时至5时,次高峰在上午9时至10时。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附近50米至100米范围,很少超过200米。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孳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被叮咬。
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
一、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
- 排干房前屋后及屋顶、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 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 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 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 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天至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二、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
- 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 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 外出时可穿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分涂抹驱避剂。
- 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
温馨提示: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游前,要先了解当地的情况,可通过网络查询旅游部门、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做好预防措施后再前往。
如果前往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必须采取防蚊措施,比如穿长袖衣服、喷防蚊液,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选择有空调或有蚊帐、防蚊纱窗的宾馆。一旦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