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蚊防控 预防登革热
2020年登革热病例数据统计
2020年2月17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巴拉圭议会批准全国进入紧急卫生状态,为期90天。根据巴拉圭卫生部数据,截止2月18日,巴拉圭总计确诊登革热病例4255例,疑似病例85290例,16人死亡。
截止2月19日,登革热已造成秘鲁12人死亡。
2020年3月,据巴西卫生部统计数据,巴西共有94149例登革热病例,14例死亡病例。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该国中西部地区。另有62人疑似因感染登革热死亡,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2020年4月2日,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的登革热疫情不断恶化,根据卫生部门的数字统计,当地总共有4518人感染,截至4月1日已经有48人死亡。
新加坡遭遇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 2020年8月5日,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4日,新加坡每周新增登革热病例连续8周超过1000例,新加坡2020年已出现22403例登革热病例,已超过2013年全年22170例的历史最高纪录。
截至2020年8月2日,2020年新加坡因感染登革热病毒死亡人数已达20人。
关于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通过伊蚊传播而持续存在,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分布广、发病多、危害较大的虫媒病毒性疾病。登革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登革热潜伏期为3-14天,大多为5-9天。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两种类型。
1.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极度疲乏、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淋巴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登革出血热则是以高热、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预防登革热:重在清除积水
登革热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但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是灭蚊、防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控制伊蚊孳生地。伊蚊为容器型媒介蚊类,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尽快清除积水,是首要措施。积水是重要的伊蚊孳生地,要迅速发动每家每户清理室内外积水,翻盆倒罐,填平洼地,疏通沟渠等措施,以此来消除伊蚊的孳生条件。
家庭防护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2.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4.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