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应该注意哪些虫害呢
当中秋邂逅国庆
2020年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十一国庆放假共8天。
美好的国庆小长假,怎么能不出去玩呢?想必大家出门游玩肯定会查起小攻略,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旅行途中还有一些潜在的小伙伴,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哦。
野外出游会碰到哪些虫呢?
1.蚊子
蚊子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户外的时候,遇到的蚊子个头大,伤害性较强。由于蚊子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所以它们的身体上会含有大量细菌、微生物、病毒,当蚊子趴在人体表面吸血时,这些细菌、病毒便会通过蚊子进入人体中。
2.蜱虫
这种虫子多出现在草地上,尤其是春游或者是秋游的时候。蜱虫出现后,会顺着叮咬你裸露在外的皮肤,出现红肿,甚至有溃烂的情况。蜱虫可能携带Q热、莱姆病、出血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32种原虫性疾病。比如汉坦病毒侵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等症状。
3.红火蚁
一些体质敏感的人被红火蚁叮咬后,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以及头晕、乏力、昏迷、抽搐等,严重者甚至会死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4.蜈蚣
蜈蚣有剧毒,被蜈蚣咬后能感觉到剧烈的疼痛。被蜈蚣咬伤后伤口里会有蜈蚣排出的毒液,导致中毒,如果伤口里的毒液很多,中毒反应就更加严重。毒液被注入人体后还可能进一步被吸收,从而导致全身性的中毒症状,比如会出现头晕,目眩,呕吐,恶心等等,更严重的则会出现昏迷,浑身抽搐。
5.椿象(臭虫)
臭虫带有蝥毛或毒液,被咬伤后会引起过敏反应而全身发痒,瘙痒抓挠的同时会将过敏源带到全身。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预防措施
1.使用我国农业部合格登记的有效驱虫驱蚊产品。外出时将衣袖和裤管口扎紧,不要穿拖鞋。外出回来,请尽快消毒检查。洗澡的时候应仔细检查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胆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
2.可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或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比如:可用氨水止痒,也可将香皂蘸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能使肿块软化,也能有效止痒。
3.如果在衣物上发现有虫子,蚊帐,床单,枕巾,可用开水浸泡;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用消毒粉或洗衣粉浸泡半个小时,操作完之后必须洗干净才能使用。
4.如果被虫子叮咬后出现不适症状,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5.一些体质敏感的人被虫叮咬后,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以及头晕、乏力、昏迷、抽搐等,严重者甚至会死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几种旅行中需注意的虫害,希望小伙伴们做好防虫措施,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祝大家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