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高发期,预防知识早知道
相关新闻
央视新闻10月25日消息,记者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人民政府获悉,自10月24日晚至10月25日16时,巴彦县高级中学先后16名学生出现轻度呕吐、腹泻症状,学校组织学生到巴彦县人民医院就诊,经治疗病情好转。
事情发生后,当地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防治措施,对学校食品、饮用水等进行检验检测,对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消杀,同时对患病学生进行核酸检测、细菌检测及诺如病毒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经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检测,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感染。
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消息显示,自秋季以来,全国已经报告超过30起诺如病毒病暴发的案例,涉及病例约1500例,案例明确显示,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学校。
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贝多彩幼稚园小班25名儿童中有11名儿童回家后持续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区疾控中心检测出幼儿排泄物中诺如病毒呈阳性。
9月27日,安徽省郎溪县卫健委接到县中医院报告,郎溪县励志中学有部分学生近几日连续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县疾控中心对接受治疗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
9月30日,广东省高州市石板一中发生诺如病毒感染,21名学生因腹泻、呕吐到医院留观治疗。
10月7日,山西财经大学学生出现感染性腹泻,经疾控部门取样检测,认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 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V)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通常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肠道内,经粪便排泄而进入环境,广泛分布于水体、食物及其他环境中。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的大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且感染病毒后发病前便可通过大便排出病毒,即便症状好转后仍然可以排出病毒,排出病毒时间可超过2周。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通过这些途径感染:
1、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未彻底洗干净双手,再接触到自己的口弓|起感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2、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诺如病毒症状有哪些
感染诺如病毒,会出现感染性腹泻、急性肠胃炎的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症状,也可有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每日腹泻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在感染人群中,儿童患者多出现呕吐症状,成人患者则腹泻较多。
预防是关键
一、校园预防
●及时开窗通风,并疏散人群。
●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晨检、巡检。
●开展平时消毒。
●加强厨房、制水和保洁员健康状况并及时监测。
二、家庭预防
●及时带孩子就医。
●患病儿童在家休息。
●做好家庭卫生。
●深加工贝壳类水产品。
●定期清洗饮水机。
三、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要记住保持双手清洁,在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及如厕后要及时洗手。
●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具体包括:选择安全的食物原材料、保持处理食物的人员和用具清洁、彻底煮熟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以此来防范诺如病毒由食物传播。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发病,请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