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虫资讯

诺如病毒再度来袭,做好防控很重要

相关新闻

  记者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自11月29日晚开始,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部分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学校立即进行排查。经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共116名师生(100名学生,16名教职员工)感染诺如病毒。11月30日早,学校紧急停课,采取线上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居家学习。截至11月30日14时,80%以上的确诊学生症状已消失,学校在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杀,并向家长介绍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和预防措施。有关部门正在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11月25日晚,四川省自贡市一幼儿园50多名学生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截至26日上午9时,已有30多名发病学生被送往自贡市第一医院、新四院救治。
  事发后,当地卫生、疾控、教育等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经疾控部门核酸检测确认,此次呕吐事件为诺如病毒感染。目前,相关儿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症状轻微、病情稳定。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 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V)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
  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每年10月-次年3月高发季。

诺如病毒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且症状持续时间也较短,平均为2-3天。
  其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和成人感染后的症状有差异,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通过粪便或呕吐物的气溶胶传播。
  4、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社区、餐馆、医院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如何治疗

  1、口服补液盐: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复,无需治疗。但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轻者可补水或口服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重者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日常护理: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易消化、含钙高的食品,多喝水,清淡饮食,注意保暖及开窗通风。
  3、患者需居家隔离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4、切忌滥用抗生素。

诺如病毒如何预防

  1、个人卫生:勤洗手,消毒湿巾及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2、饮食卫生:不喝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干净,食物尤其海鲜要煮熟。
  3、避免接触: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感染物如何处理?
  一、呕吐物或粪便

  (1)呕吐物吐在厕所马桶内或粪便排在马桶内:
  a.配制含量为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
  b.小心倒入足量配制好的含氯消毒液,将呕吐物完全覆盖。
  c.消毒30分钟以上。
  d.由厕所马桶冲走。
  (2)呕吐物吐在地面或粪便排在地面等表面:
  a.配制的含量为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
  b.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配制好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同时对地面进行彻底消毒,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
  c.清理的污染物放入黄色垃圾袋,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d.消毒中使用的抹布等工具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 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二、环境,物表消毒
  1.可采用喷洒消毒或擦拭消毒
  2.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
  3.喷洒消毒喷湿即可,擦拭消毒时,用抹布或拖布沾取上述消毒液后进行擦拭。
  4.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5.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三、衣物、被褥等织物
  1.配制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2.将固体污秽物移除,然后浸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
  3.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
  4.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
  四、皮肤、粘膜
  1.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
  2.皮肤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3.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五、室内空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处理污染物需要要戴手套及口罩,其他人员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