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虫资讯

冷链食品防控常用的消毒剂和使用方法

  相关新闻

  12月16日晚上,重庆大渡口区在常态化排查中发现,重庆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一批次巴西进口冷冻牛肉个别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经查,该批次冷冻牛肉从上海发往重庆,共130件,其中123件未售出,已就地封存;7件已销往市内有关区县,均未使用,已就地封存。采集环境、外包装样本169份,其中阳性8份,均为外包装,涉及冻库已实行封闭管理。涉同车次其他冻品,已通报相关流入地,按疫情防控要求处置。
  截至12月17日20时许,已排查出高危暴露人员12人,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相关人员均按照规定实行健康管理。

  12月16日,无锡市梁溪区聚盛食品商行(梁溪区通沙路88号无锡天鹏食品城内A75、76)一批库存缅甸进口“冻带鱼”(生产批号20202)在常规检测中发现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截至目前,已对追查到的501.5件涉事产品全部封存处置;对涉及该批次产品存储、销售的场所和运输车辆进行核酸检测并全面消毒;对涉事公司冷库全部封停并进行全面消毒;对追踪到的该批次食品直接暴露人员及一般接触人员17人已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等措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科学、规范、彻底消毒冷链食品,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已经成为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的重要环节。冷链食品,尤其是冷冻食品,其消毒方法必然不同于普通物表的消毒方式。那么,那些我们常规使用的消毒剂还能用吗?如果能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根据《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下面罗列了国家推荐用于冷链食品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一、醇类消毒剂
  有效成分: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方法:
  1、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2、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注意事项:
  1、易燃,远离火源。
  2、不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
二、含氯消毒剂
  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  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果蔬和食饮具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剂还可用于空气、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使用方法:
  1、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 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空气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2、低温冷藏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浓度10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2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0mg/L。
  3、冷冻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降低冰点的方法,确保消毒剂不结冰,且须进行消毒效果确  认。
  注意事项:
  1、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因此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2、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三、过氧化物消毒剂
  有效成分:1.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2.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空气的消毒。
  使用方法:
  1、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2、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³~20mL/m³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³计算,熏蒸作用1h~2h后通风换气。
  3、低温冷藏物体表面消毒:0.2%~0.4%过氧乙酸或6%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冷冻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降低冰点的方法,确保消毒剂不结冰,且须进行消毒效果确认。
  注意事项:
  1、易燃易爆品,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2、与还原剂接触、或遇金属粉末,均有燃烧爆炸危险。
  四、季铵盐类消毒剂
  有效成分:依据产品说明书。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方法:
  1、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
  2、低温冷藏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4000mg/L。
  3、冷冻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降低冰点的方法,确保消毒剂不结冰,且须进行消毒效果确认。
  注意事项:不能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磺胺粉等)同用。

  近日多地在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上检测出核酸阳性。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或者冷链食品还可以食用吗?如果接触了被污染的冷链制品人会被感染呢?人民日报关于“冷链食品”类问题作出了相应回答。
  Q: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来传播,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感染人群是特定环境下反复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高风险人群,比如搬运工等。到目前没有发现因消费者接触食品和外包装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报告。
  Q:接触了核酸阳性的冷链食品,会被传染吗?
  冷链食品总体阳性率很低,截至11月底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为万分之零点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消毒就是针对包装表面的消毒,主要预防流通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接触感染风险。
  此外,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它具有传染性,消毒是灭活病毒,不是破坏核酸,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来都可能是阳性,不用过度紧张。
  Q:如何选购安全的冷链食品?
  1、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食品。
  2、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要到人流多的地方购物,保持安全距离。
  3、在整个购物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
  4、采购新鲜的食材。
  5、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和自我防护。
  6、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
  Q:选购回家的冷链食品如何正确烹饪?
  1、处理食材前要洗手,做到生熟分开。
  2、处理生鲜食品所用的容器(盆) 、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3、海鲜及肉类生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
  4、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
  5、烹调食用生鲜食品时,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
  6、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海鲜及肉类,应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7、食用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食用时间、食品种类和食材来源等信息,以助诊治。
  Q:接触冷链食品后如何消毒?
  1、按照“七步法”洗手,并且用手消毒剂。
  2、及时清洗可能接冷冻食品的炊具,清洗时应防止飞溅。
  3、刀、砧板可以用开水烫煮,用60度的水浸泡一段时间。等干了之后,喷75%的酒精或者500mg/l, 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4、案台可以考虑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5、残渣要及时收集,送到垃圾收集点。最好能把冷冻食品的垃圾用一个小包装收集起来,及时送出去。